6.1%,这是今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。别小看这个数字,要知道生物学、艺术史这些传统上被认为"不好就业"的专业,失业率也才3%左右。也就是说,现在学CS找工作,难度比学艺术史还高一倍。
更扎心的是,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失业率甚至高达7.5%。这可不是什么野鸡大学的数据,而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今年2月的统计结果。曾经的"铁饭碗"专业,怎么突然就不香了?
名校CS学位,抵不过一个墨西哥卷饼?
普渡大学,在美国可不是什么普通学校,计算机专业排名常年在前50。Manasi Mishra,今年21岁,5月刚从这里拿到CS学位。按理说,这学历怎么也该在硅谷找个起薪十万刀的工作吧?
reality是,她投了无数简历后,唯一收到的offer来自Chipotle——一家卖墨西哥卷饼的快餐店。
她在TikTok上发视频吐槽这事,播放量超过14万。视频里她无奈地说:“我一个计算机科班生,学了四年算法数据结构,结果只有做卷饼的给我打电话。”
这不是孤例。《纽约时报》最近一篇文章直接用了"Goodbye, $165,000 Tech Jobs. Student Coders Seek Work at Chipotle."(再见了,16.5万年薪的 tech 工作。编程学生们开始找Chipotle的工作)这样扎心的标题。
Twitter上也吵翻了,有用户说:"那些被AI抢走工作的优秀编程学生,现在只能去Chipotle打工了。"下面一堆人评论说自己也是这样。
从"学编程改变命运"到"毕业即失业"
也就几年前,社交媒体上全是科技大佬们鼓励学编程的声音。“只要学了编程,起薪六位数不是梦”——这种话现在听着像笑话,但当时真的激励了一大批人,包括Manasi。她从小学就开始建个人网站,大学毫不犹豫选了CS。
结果呢?她实习找工作一整年,毕业时手里空空如也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前项目主管Jeff Forbes都说:“三四年前,同样背景的学生会被顶尖公司抢着要,offer多到挑花眼。现在?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谢天谢地了。”
最惨的是Zach Taylor,2023年从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,投了5762个科技岗位——没错,五千多个!结果只拿到13次面试,0个全职offer。后来他去申请麦当劳的工作,居然因为"缺乏经验"被拒了。现在只能搬回父母家,靠失业救济金过活。
科技巨头裁员潮,AI成了"背锅侠"?
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?看看科技公司的裁员潮就知道了。亚马逊、微软、Meta这些巨头最近两年裁了多少人?
硅谷现在的情况是"裁员狂欢"(Layoff spree),有文章直接说这标志着科技巨头时代的结束。曾经无限扩张的科技公司,现在都在收缩战线,拥抱AI。
更要命的是AI。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Matthew Martin说得很直接:“最容易被AI取代的,恰恰是这些毕业生正在找的入门级岗位。”
现在的情况简直是个"AI求职怪圈":毕业生用AI工具改简历、填申请表,一天能投几百份;公司那边呢,用AI筛选简历,几秒钟就把你过滤掉了。
有个叫Audrey Roller的数据科学毕业生,为了突出"人性",坚持手写求职信,结果投完简历3分钟就收到拒信。她说:“当你下个月能不能交房租都由算法决定时,真的很难保持积极。”
路在何方?
有意思的是,那些曾经喊着"全民学编程"的大佬们,现在改口了,开始说"拥抱AI"才是出路。特朗普政府之前推编程教育,现在搞了个国家级AI行动计划;微软以前赞助编程教育,现在宣布投40亿美元搞AI技能培训。
说白了,时代变了。单纯会写代码已经不够了,你还得知道怎么跟AI协作,怎么解决AI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开头提到的Manasi,最后没去Chipotle做卷饼。她之前在TikTok兼职做美妆博主的经历,让她发现自己对科技营销更感兴趣。后来她主动出击,找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销售岗位,下个月就要入职了。
最后说一句,这事儿对我们也有启发。不管学什么专业,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。技能多元化,保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,可能比死磕一门技术更重要。毕竟,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,连AI教父Hinton都建议年轻人去做水管工——至少AI暂时还修不了水管。